9月12日,由英国智库Z/Yen集团与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4期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”报告正式发布。本期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”共有100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。值得一提的是,成都继去年第22期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”首次入榜后排名持续攀升,今年3月第23期排名全球第82名,本期再度上榜排名位居全球第79位,较去年排名提升7位。此外,“中国金融中心指数”也同步发布,成都在全国31个金融中心城市当中排名第六。
在本次发布会上,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还发布了中国金融中心指数。该指数由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制和发布,该指数利用金融产业绩效、金融机构实力、金融市场规模和金融生态环境四大领域的91项指标综合评价我国金融中心发展的优势与不足。
在本期发布的指数评价范围涵盖我国31个金融中心城市,包括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和六大经济区域的28个区域金融中心。“金融产业绩效十强”金融中心分别为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南京、广州、成都、杭州、西安、天津和郑州。
值得一提的是,首期指数于2009年发布,其后每年更新一次,动态反映我国金融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,此次发布的是2018年第十期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,这也显示了全国金融中心近10年来的变迁。在该指数当中,自首期进入CFCI榜单以来,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保持快速上升势头。根据第十期指数评价结果显示,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得分为56.8,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6位、西部地区首位。十年期间,成都综合竞争力得分实现翻番,累计增幅达到122%,显示巨大的增长动能;综合竞争力排名相较于第1期的第14位,已经进步8个位次。
专家解读: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总监张建森:
“十年来,成都作为金融中心的排名不断上升,这显示了这座城市在金融方面深厚的金融发展土壤。”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总监张建森介绍,自首期进入CFCI榜单以来,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保持快速上升势头,且未来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张建森介绍,成都金融十年来发展迅速,首先是成都具备良好的金融土壤。成都是四川省会和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,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、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,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。2018年,成都市政府《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》提出“到2022年,建成西部金融中心”。
张建森告诉记者,2017年,成都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604.3亿元,同比增长8.4%,占地区GDP比重达11.6%;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4423.3亿元,同比增长7.6%;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8359.3亿元,同比增长12.4%;全年保费收入952.2亿元,赔付支出231.3亿元;年末保险深度达到6.86%,保险密度达到人均 5935元。此外,在金融机构实力方面,成都的各分项指标均优于西部区域的平均。在金融商业环境方面,成都在经济基础、专业服务、社会保障和经济外向度四个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。